首页 > 粤西新闻 >

共促阳江发展 珠海阳江“组合拳”怎么打


2016 年 03 月 23 日 19:04:34 来 源:摘自网络 点击: 移动版


   晴空之下,阳江市阳东区大沟镇的光伏太阳能板如一片银海,闪闪发亮。在珠海的对口帮扶下,这个广东省首个并网发电的农光互补光伏地面电站项目,预计今年发电量可达5500万度,并和当地传统种植业一起打造成为旅游观光新亮点,带动了所在区域的产业发展。

   正如这个项目的发展一样,两年多来,珠海在对口帮扶阳江过程中,始终坚持以帮扶发展为核心,突出产业园区扩能增效、中心城区扩容提质、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三大抓手”,紧紧围绕阳江发展最需要、最紧迫的园区建设、产业招商、创新平台、人才培养四大关键性需求,精准发力、精准施策,取得了明显成效。

   产业园区设施日趋完善,龙头项目纷纷落户,立体化交通网络正在形成,产业创新平台更加多样,人才得以大规模培养……合作共建之下,阳江发展已焕然一新,迈向全面小康社会的步伐更加坚定有力。

   两地的合作共建,受到高度的肯定。珠海市—阳江市对口帮扶获得省2014年度综合考核优秀等次,排名第一;珠海(阳江)产业转移工业园和珠海(阳江万象)产业转移工业园均获评全省优秀;“创新市场化模式开展园区招商引资”被评为全省四项对口帮扶优秀创新工作之一。

   引.项目

   无形之手舞出招商活力龙头项目点燃产业引擎

   维达纸业是中国造纸行业的龙头企业,随着其发展的不断扩大,其原有的厂房已不能满足生产需求。在珠海对口帮扶阳江指挥部的努力下,该公司决定在阳江首期投资19亿元建设生产基地,为阳江的产业发展增添新动力。

   对口帮扶,核心是帮扶发展。“在对口帮扶工作启动之初,我们就明确帮扶一定要促进阳江的经济发展,聚焦产业和项目建设。只要经济发展好了,阳江的自我造血功能就会提升,发展就更可持续。”珠海对口帮扶阳江指挥部相关负责人说。

   但是,经济发展千丝万缕,应该如何发力?哪里才是阳江产业发展最需要迫切解决的地方?

   珠海首先把焦点放在了招商引资,并发挥特区的改革创新优势,迅速成立了全省对口帮扶的第一家专业招商公司——华发集团华阳招商公司,充分运用市场这只“无形之手”,通过市场机制实现对口帮扶效益的最大化。由此,在招商工作中,政府实现了从“划桨”到“掌舵”的角色转变,利用一支比政府更懂企业需求、比一般企业更懂政府运作的专业招商团队,精准、高效招商。

   据了解,仅2015年,珠海就为阳江新引进了一大批龙头项目,其中包括:一期投资19亿元的维达生活用纸、首期投资18亿元的新兴铸管、投资10亿元的中国供销总社阳西海洋及农产品物流园、投资8亿元的国信通手机生产项目、投资6亿元的澳澜高分子制品等。每个项目从洽谈、签约、立项、选址、环评、规划、征地、建设均有责任人服务直至投产,园区签约产业项目开工率和实际投资完成率均在珠三角对口帮扶地区的前列。

   在龙头项目的带动下,阳江产业园区的扩能增效成效明显。2015年,珠海(阳江)产业转移工业园完成规上工业增加值107.8亿元、同比增长26.1%,全口径税收10.9亿元、同比增长25%;珠海(阳江万象)产业转移工业园完成规上工业增加值41亿元、同比增长31.7%,全口径税收1.78亿元、同比增长30%。两个合作共建园全面完成省下达的固定资产投资、设备投资、规上工业增加值、全口径税收工作指标任务。

   打.基础

   抓好园区建设“牛鼻子”

   做强扩能增效“硬支撑”

   站在合山机场宽阔平坦的新修道路上放眼望去,一座座建筑正拔地而起,从去年年中开始动工的宿舍楼和综合培训中心已经封顶。在跑道两端,分别有小型固定翼飞机和直升机在频繁起降和飞行。

   “这将是中南地区通用机场的一个标杆,改扩建完成后,机场服务的平台和容量大大提升,将拓展珠海阳江两地在通航领域合作的新空间。”阳江航空城机场投资控股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孙玺说。

   区域发展,离不开基础设施的“硬支撑”。在经过详细的调研后,珠海对口帮扶阳江指挥部了解到,阳江产业的发展对基础设施完善的需求非常大,曾经一些有意向的项目或企业在考察之后,因基础设施有待提升而放弃在阳江投资。为此,珠海把帮扶阳江提升交通、园区等基础设施建设作为其中的重点工作。

   以合山机场为例,珠海安排航空城集团对合山机场进行改扩建及运营管理,投资1.2亿元,一期对停机坪、机库、综合楼、塔台、配套建筑设施进行扩建,二期对机场跑道等项目进行改扩建,全部工程计划今年6月底前完工。“项目完成后,将使阳江拥有更便捷的空中交通线路,并推动区域通航产业的发展。”相关负责人说。

   在珠海的帮扶下,阳江产业园区的基础配套建设水平也得到大幅提升。珠海委托国内规模最大的综合性工程咨询机构——中国国际工程咨询公司、国际知名产业园区规划和发展机构——新加坡裕廊国际,分别完成了珠海(阳江)产业转移工业园和珠海(阳江万象)产业转移工业园的产业规划,提升了产业园区的规划水平,为引进优质项目、延伸产业链、打造产业集群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按照园区产业发展和项目落户进度需要,珠海帮助开工了29个为产业项目配套的基础设施。目前已实施了园区道路、供水、供电、排污、土地平整等一批基础设施项目,新建和改扩建道路17公里、建筑面积9.7万平方米、污水处理厂1座、供电线路3公里、项目用地填土479万立方米,有力促进了产业园区的扩能增效。

   促.创新

   下好技术服务先手棋

   产业发展持续力劲增

   在珠海(阳江万象)产业转移工业园的德国莱茵检测服务站内,工作人员潘炼正和同事忙着为一批刀剪产品做质量检测。潘炼告诉笔者,企业以前可能需要一个星期才能拿到检测报告,现在有了检测服务站后,时间缩短一半,只需三四天即可完成。

   德国莱茵检测服务站的设立,是珠海把握阳江产业发展对创新平台的需求、实现精准帮扶的生动案例。只有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产业的发展才能更可持续,帮扶发展才能落到实处。

   五金刀剪是阳江的传统优势产业,总产量占全国70%,出口量约占全国85%,但由于创新能力仍比较缺乏,随着外贸形势的下行,五金刀剪产业迫切需要以创新能力的提升来推动转型升级。

   围绕提升阳江产业自主创新能力的目标,珠海发挥自身资源优势,从公共技术平台、资本平台、展示平台、人才培训平台等领域着手,全力推动阳江构建包括资本、技术、人才、管理等在内的创新生态圈,把创新驱动战略落实到发展、落实到项目。

   阳江五金刀剪长期缺乏一个国际认可的检测机构,导致每批产品出口前,企业须将产品送至广州、深圳等地进行检测认证,无形中提高了企业成本。为此,珠海推动国家刀剪质检中心和德国莱茵检测机构的合作,建设了莱茵检测服务站,为阳江五金刀剪产品出口欧美提供了便捷的专业检测服务。

   与此同时,珠海在合作共建园区投资建设了五金刀剪生产研发基地,通过粤德合作阳江职业教育与培训基地、五金刀剪工业设计园、中小企业技术成果转化中心、创业基地等中小企业服务平台,在工业设计水平和产品质量的提升、技术工人的培养、投资创业的培育等方面提供“量体裁衣”的技术服务。基地现已正式投入使用,相关企业和机构陆续进驻,推动了产业技术创新水平的提升。

   资本平台方面,珠海引进广东金融高新区股权交易中心,为园区乃至阳江市的中小微企业及各类投资者提供融资、孵化、培训等全方位、个性化的综合金融服务,解决产业创新驱动迫切需要的资本支撑。

   而通过展示平台的建设,阳江的优势产业也从制造向服务拓展。过去,阳江一直没有可展示刀剪文化和刀剪产品的平台。在珠海的帮扶下,阳江五金刀剪文化馆应运而生,既为企业提供了展示平台,也提升了阳江刀剪文化的知名度,推动了刀剪产业链条的完善。

   育.人才

   活化发展第一资源

   留下“带不走的帮扶队”

   “学校引入‘双元制’以后,我们的实践机会一下子增多了,让我们更了解企业的运作,也锻炼了实操能力。”粤德合作阳江职业教育与培训基地大专二年级学生林楚(化名)说。

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s://www.0668fa.com/view-33131-1.html



(C)化州橘城新闻网公司 (版权所有)  |  化州橘城网官方微博: 粤生活-粤快乐  |  发布广告  |  移动版 |  TAGS
粤ICP备09132423477859     经营许可证编号: A2.B1.B2-2230432090001     文网文[200348]0342353号
举报邮箱: NRRG001@163.COM **广告、链接、目录联系:QQ1260995099 非诚勿扰**